闭环思维是什么意思(闭环思维模式的四个要点)
作者:陈厚生
说起PDCA,大家一定不会陌生。它起源于质量管理领域,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基础。 20世纪80年代,丰田依靠美国高管戴明先生的PDCA循环规则成为全球汽车巨头。
后来这个工具逐渐脱离了质量管理活动,成为了做事的普遍原则,即一切事情都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:
计划、执行、检查和行动。
这个道理看似简单,但真正能理解并运用好的人并不多。
事实上,PDCA闭环思维是帮助大师拉大与常人差距的一大秘诀。也是大师必备的底层思维修炼。
我总结PDCA有三个层次,即:缺项闭环要素、非环要素闭环、全要素闭环。
01、闭环思维的第一个层次
闭环思维第一层:闭环缺失要素。
前面提到,闭环思维有四个要素:计划、执行、检查、改进。
如果你选择自己的一份工作,然后把这四个要素一一匹配起来,你会发现我们很多事情并没有形成一个闭环,但我们认为是这样的。
例如,你从事销售工作,你终于成功获得了一个你关注已久的客户。你很高兴,于是找了两三个朋友,去街上烤串、啤酒龙虾、大餐,犒赏自己一顿大餐。第二天醒来,我告诉自己要从头开始,继续努力。
我们用PDCA视角来分析:
这个场景中缺少的是A,即改进,即我们需要提取自己的成功经验,形成我们的知识财富,指导我们下一步的行动。
02、闭环思维的第二个层次
闭环思维第二层:非全因素闭环。
当PDCA的四个步骤完成后,就是闭环思维了吗?
再比如,如果你从事招聘工作,你会充分接受其他部门的用人需求,尽最大努力把人招到位。但总有一些部门/职位总是不稳定。几天之内人来人往,你还继续招人……
我们从PDCA的角度来分析一下。在这种情况下,PDCA似乎拥有了一切:
P:招聘计划
D:招聘流程
C:定期审查招聘进度
A:人员流失后重新招募
如果一个招聘经理能做到这一点,他至少可以被认为是合格的。但一个好的招聘经理还不止于此,因为在这个“PDCA”中,有一个闭环却没有改进,或者没有创造增量。
03、闭环思维的第三个层次
闭环思维第三层:全因素闭环
全因素闭环思维才是真正的闭环思维。它的本质不是完成事物,而是创造增量。
如果我们以是否创造增量作为评价标准,你会发现,有时候,我们不必停留在旧的闭环中,但我们要敢于打破旧的闭环,创造新的闭环。
以上面的招聘为例:
在P环节,我们要思考:招聘计划从哪里来?合理吗?除了招人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?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招聘计划并不需要执行。
在D环节,我们可以思考:什么级别的人、什么渠道更有效率?什么样的言语更有效?什么样的面试安排更有效率? ETC。
在步骤C中,我们可以思考:如何建立人员流失预警机制?如何建立反馈机制提出问题?
在环节A中,我们可以思考:如何建立招聘工作的评价体系?如何利用指标体系对招聘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? ETC。
另一个例子:
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领导安排了一个任务给我们去做,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我们发现有些部分根本无法完成。于是你向你的老板报告了这个问题,但你的老板没有听。反而觉得你的能力或者态度有问题?
如果你的领导是这样的,可能说明他没有闭环意识。
我们不会为了计划而制定计划。让计划变得可行并能够支持某个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。
当我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原计划存在问题时,就需要对计划本身进行改进。如果leader强行关闭这个反馈,那么计划就无法闭环,导致后续的一系列流程无法有效执行。
也就是说,闭环思维不仅仅意味着通过PDCA来运行一个事情,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P、D、C、A这四个要素上实现闭环PDCA。我将这种思维称为所有-因素闭环思维。
只有通过所有要素的闭环思考,才能创造绩效增量。
写在最后
得出结论:
PDCA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它应该成为我们做事的原则。
闭环思维分为三个层次,即:缺元素闭环、非全元素闭环、全元素闭环。
闭环思维的本质是创造绩效增量。要实现这个目标,我们必须建立全要素的闭环思维,实现P、D、C、A这四个要素的闭环PDCA。
最后希望大家凡事都有一个闭环,每天都有进步。